close

  作為首都,經濟轉型升級怎麼實現?霧霾、污染等“城市病”如何治理?高房價下低收G2000入人群住房問題怎麼解決?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權益如何保障?帶著這些問題,新華社記者27日對北京市市長王安順進行了專訪。
  改革考核評價體系,不以地區生產總網路行銷值論英雄
  記者:前不久,北京市將“十二五”規劃中經濟增長指標由年均8%左商務中心右調整為7.5%左右。為何要主動調低經濟增速?
  王安順: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,是擴大就業、改善民生的基礎。近兩年北京經濟增速保持在8%左右,雖然在全國排名靠後,但坦率地講,這個速度並不慢,並且是有質量、有效益的增長。今年“十二五”規劃中商務中心期評估時,我們主動調整經濟增速,就是要堅持不以地區生產總值論英雄,引導各方面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切實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,為推進改革、調整結構、破解城市發展難題留出更大空間。
 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,我們將完善差別化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,調整區級稅收留成比例住商不動產,加強區縣和產業功能區發展統籌,對規模和影響較大的重大項目的選址佈局和落地工作進行統籌安排。同時,堅持“高端化、輕質化、集群化、生態化”方向,構建與首都功能定位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。
  堅持創新驅動,中關村要成為全國創新的旗幟
  記者:中關村是北京科技創新、轉型發展方面的一面旗幟,成功的奧秘何在?
  王安順:有一組數字可以說明中關村發展的活力:今年前三季度,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增長超過20%,利潤總額增長35.9%,每天誕生11家科技企業。
  中關村的發展,得益於堅持創新驅動,打通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,最大限度釋放出科技生產力。在科技部等國家部門支持指導下,我們大力推進政策創新,落實先行先試的一系列特殊政策,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,促進高端人才聚集,促進科技金融創新,支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。組建19個國家部委、31個市屬部門參與的中關村創新平臺,初步形成跨部門、跨層級的協同創新組織模式。今後,我們要牢固樹立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意識,繼續深化科技體制創新,完善吸引高端人才政策,切實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全國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。
  治理霧霾重中之重,北京空氣質量會越來越好
  記者:現在大家談論北京,都要提到霧霾。能否介紹一下治理大氣污染工作的進展情況?
  王安順:解決好大氣污染防治問題,是當前北京市工作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。實際上,不光是大氣污染治理,對環境髒亂、污水排放、違法建設等生態環境各方面的工作,北京市今年工作的力度都是空前的。我們編製出台了2013-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,聚焦壓減燃煤、控車減油、治污減排和清潔降塵,鎖定到2017年PM2.5濃度下降25%以上的奮鬥目標,細化提出了84項重點任務,明確了工作要求、完成時限、責任主體。
  今年以來,完成了29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和中心城區4.4萬戶煤改電,更新老舊機動車28.8萬輛,調整退出污染企業284家,壓縮水泥產能150萬噸,完成平原造林35萬畝,新增萬畝城市森林10處。我相信,隨著治理措施的全面落實,在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努力下,空氣質量會越來越好。
  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,讓流動人口共享發展成果
  記者:在高房價的現實情況下,北京市如何推進保障房建設以解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?
  王安順:北京市把住房保障融入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,把解危解困與舊城保護、人口疏解、實現城市化結合起來。目前,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占住宅用地計劃供應的50%以上。今年已建設、收購各類保障房16萬多套,竣工近9萬套,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,並推出自住型商品住房2萬套,啟動了108項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工程,到年底要完成10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。
  記者:外來務工人員是北京市的重要建設者,在保障外來人口的教育、醫療、住房等權益方面,北京市都做了哪些工作?
  王安順:按照十八大提出的“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”要求,我們確立了“民生為本、服務為先、融合為要”的工作思路,寓管理於服務之中,不斷促進外來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有序融入北京、共享首都發展成果。免除在公辦學校和經審批合格自辦學校就讀隨遷子女學生雜費,加大投入改善隨遷子女就讀學校辦學條件,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率達到74.7%。積極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,11類4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已經全部涵蓋城鄉常住流動人口。我們還將流動人口納入公共租賃住房申領範圍,並允許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家庭購買商品住房,為改善流動人口居住條件提供了政策支持。
  新華社記者 陳新洲 趙仁偉
  (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)  (原標題:痛下決心治理“城市病” 奮力推動首都轉型發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t87wtjtk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